我曾渴望的經歷,就這樣順其自然的發生了...
其實想一想,如果整個過程是反過來...
求道、求緣由--->修身修己修心--->修身修己修心
那我一定沒辦法像現在如此自然、自在。
畢竟,現在太多的宮廟、太多的能者、太多資料以及形形色色的外境。
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自己,很容易在尋求的過程中就迷失方向。
就像佛經裡表達的,當我們能知道向外找的每一項都不是自己,也都是自己的時候,
"恰當的"才會適時出現。
農曆9/20,我上山皈依求道。
現代人大多不太喜歡禮義教條,說真的,我也不太喜歡。
所以我一直都覺得~"限制,只會帶來新的叛逆"
重點而不是那個形,而是那顆心。
然而,每件事都有其必要性。
神奇的是,從早上開始,一進殿堂不用別人跟我說甚麼教條,我也是不苟言笑,穩穩重重的,
簡直換了一個人。
因為,那會是讓你不自覺就百分之百尊重的臨場感。
但那也不是種壓力,就只是,認真、不想講話、專注...的感覺而已。
就很自然的請祂收我為弟子。
山上的清新、寧靜,每每都化成靈感跑進腦海中。
中午吃了素齋,下午就是求道與叩問。
之前一直覺得阿姊把求道說得很籠統,身歷其境後,才知道為什麼。
也覺得冥冥中自然注定好了,因為過程我一點也不陌生。
而這一切不是結束,只是新的開始。
下午的叩問,我第一個問題很簡單 "我是誰?"
這不是耍帥,也不是有何期待?
這陣子我真的覺得有甚麼事是我該記起來而我丟失了。
阿姊還跟我說上次有個人也問了一樣的問題,結果濟公古佛只笑著跟他說
"你就是你阿~"
嚇得我趕緊先在旁雙手合十,誠心跟娘娘說
"會如此問法並不是消極將方向交給諸位,而是想記起重要的事情。
如果緣份已到,請您幫我跟濟公古佛說一下"
呼~對答中,說真的,沒有欣喜若狂的感覺,就是很平靜。(雖然阿姊一直在旁超高興說吊到大尾的= =")
因為一切的線索早就提醒著我。
為何會有孰悉感?為何特別喜歡那章節?為什麼對他如此嚮往?
然而,知道自己忘掉的專長與從來不敢百分之百確定的事,
還是讓心中充滿感激。
原來,真的道不遠人,人自遠之。
我要努力了!